莆田鞋“以假乱真”高仿鞋横扫天下
在莆田这个闻名遐迩的高仿运动鞋制造中心,这些商家似乎并不为自己的销路发愁。

每天晚上7点左右,各大快递公司陆续来到福建莆田市安福小区附近的高仿运动鞋店门口“蹲点”,开始了他们一天当中最为忙碌的时刻。
“把这个发到北京。”一位操着莆田口音的年轻人拎着三个印有耐克商标的鞋盒对快递员说。快递员根本不问具体地址,轻车熟路地写上地址,打好包装然后扔到车里,所有的动作俨然是多年反复操作形成的惯性。
在一条不足百米长的街上,挤满了众多派件和送件的人,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街道被各种电动车的启动声、快递员的呼喊声所占领。附近的大排档也得益于这些人流,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直至凌晨三四点钟,嘈杂拥挤的人群渐渐散尽,这里又梦幻般恢复了宁静。
而在白天,这条街上的鞋店都闭门谢客,每每暮色降临才开门营业,面对本刊记者这种陌生面孔,店主没有表现出类似深圳华强北一带山寨手机商贩的那种“主动搭讪”,而用一种爱理不理的态度来回复记者的咨询。

在莆田这个闻名遐迩的高仿运动鞋制造中心,这些商家似乎并不为自己的销路发愁。
攻破防线
对于高仿商家而言,在已经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盗取图纸这种拙劣的做法早已过时。
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全球的耐克鞋中,有三成是莆田的高仿鞋。运动鞋的售卖体系主要分为专柜公司货、厂鞋(所谓尾单)、裁片鞋(原厂拼装鞋)、莆田货。事实上,所谓的厂货和裁片鞋的数量并不算多,大部分是莆田货。莆田货又根据做工、材料的不同区分为几个等级。
莆田能够拥有如此完备的高仿鞋生产能力以及销售网络,并非一日之功。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靠近台湾,莆田吸引了大量台商来此创办制鞋厂,为国内外众多品牌鞋代工,以耐克为代表的运动品牌成为其中的主力军。渐渐地,制鞋业成为莆田的支柱产业,莆田也被称为“鞋城”。
然而,当地低廉的原料和人工成本催生了高仿鞋。代工厂的工人得到贿赂,将样品鞋或设计图纸偷运出来的事例比比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莆田俨然成了高仿鞋的“老巢”。
在球鞋发烧友看来,耐克最核心的气垫技术分为air max、zoom以及shox三个阶段,air max和zoom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问世,而shox尽管是新世纪(9.38,0.22,2.40%)的产物,但因鞋底过硬而沦为鸡肋,现在基本被弃用。
莆田主要产业增长情况
“但耐克的技术并没有与时俱进,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核心技术还是原来那几套。”潘达向记者透露,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高仿商家锲而不舍地钻研,莆田鞋的仿真度不断提高,渐渐名声大噪。
尽管代工厂近几年将安保措施武装到牙齿,依然无济于事。对于高仿商家而言,在已经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盗取图纸这种拙劣的做法早已过时。守卫、监控摄像、双层外墙等安保措施,只是将代工厂包装成名副其实的“马其诺防线”。
扬名天下
美国和俄罗斯已成成为高仿鞋业最大的外销客户,这一产业的内外销比例约为1:1。
尽管莆田的仿鞋产业已存在近30年,但真正扬名天下是在最近五六年,更有媒体报道2011年阿里巴巴的卫哲辞职事件,起因于莆田高仿鞋的打假活动。
莆田高仿鞋的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球鞋发烧友圈里也是广为流传。郭宇是北京亚新体育的总经理,亚新体育始于1990年,是北京最老的球鞋店铺之一。郭宇在北京球鞋圈里算是资深人士,除了卖鞋之外,他也经常在亚新店里“兼职”,帮网上淘鞋的网友鉴定球鞋的真假。
但郭宇在2013年2月份遇到一件尴尬的事情。有人拿着多双比市场价格低出许多的“泡儿喷”(耐克限量发售的一款篮球鞋)到店里售卖。郭宇顿时起了疑心,毕竟这款鞋在网络上的价格已经被炒到高于发售价格了,但鞋的做工上看不出任何问题。慎重的郭宇还是拿着真鞋仔细对比后才发现,这是一双高仿鞋。
目前莆田高仿鞋产业的客户不仅来自国内,美国和俄罗斯已经成为其最大的外销客户,据莆田业内人士估算,这一产业的内外销比例约为1 : 1。
莆田高仿鞋的猖獗也引起了美国方面的重视。2007 年9月,纽约市警方从布鲁克林的两处仓库查获291699双假耐克,中国、纽约和至少6个美国的州同时展开打击行动,动用了便衣特警和窃听设备。
美国当时的“打假”行动揭开了整个贩假网络:中国的高仿耐克到达纽约,常常是通过UPS从纽约运至布法罗、罗切斯特、匹兹堡、达拉斯、密尔沃基、芝加哥、纽瓦克、波塔基特、罗得岛和印第安纳波利斯。美国一名移民海关执行署的官员表示,那批货物的市价超过3100万美元,“想要确认假货来源很困难,报关文件都是假的,但是可能来自莆田附近”。
衍生繁荣
电商的普及带动了莆田高仿鞋产业,地下经营者充分利用了电子商务的便捷性和隐密性。
提起《纽约时报》的报道,潘达显得非常得意。在他看来,这种国际知名媒体的报道对于莆田仿造产业的能力是一种肯定,整个高仿鞋的产业链已经成型,实体专卖店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以及品牌商的运营策略,使得那些质量过硬的高仿鞋成为一种“刚需”。
安福小区一个晚上的鞋类成交量保守估计在2亿元以上,高峰时段,在安福小区一带出现这个城市为数不多的堵车现象。更为有趣的是,在这里因堵车而出现的车辆轻微擦碰是不会有人计较的,因为大家都赶着将货物运出去,没人会理会这些小摩擦。
近年电商的普及对莆田高仿鞋产业的兴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者说这些地下经营者充分利用了电子商务的便捷性和隐密性。
一般来说,在莆田进行电商买卖就是租一套房子作为办公地点,找人建个B2B或B2C网店,一个人或几个人加上几台电脑就可以营业了,具体就是选择货源下单、网络推广销售、物流快递送货几个环节。
莆田的高仿鞋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相关从业人员将近20万人,除了基本的产业工人外,多数为从事电子商务的营销人员。在安福小区附近,经常有人派发淘宝等电商培训的传单。
间接从事或受益于高仿鞋产业的人员更是其数倍之多,而莆田的户籍人口仅为300万左右,在消化当地就业人口问题上,高仿鞋产业贡献不少。
为了避免当地工商部门的检查,安福小区一带的商家以各种外贸鞋作为招牌,只有夜晚才开门迎客。店主对于本刊记者这种“不速之客”贸然提出的下单要求也并不感冒,一些优质货源往往要通过熟人介绍才能拿到。
品牌之惑
莆田在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期间输给了晋江,莆田鞋的代名词是“正宗的假货”。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如今莆田鞋的代名词是“正宗的假货”。
莆田可以做出以假乱真的国际一流品牌的高仿鞋,却无法培育出一个拿得出手的品牌,而晚于莆田起步的另一个福建城市晋江,从“鞋都”到“品牌之都”的嬗变之后,如今已进入资本经营阶段。目前,晋江的鞋业拥有12家上市公司和26家上市后备企业,安踏、361°、特步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品牌,相比之下,莆田鞋业尚无一家进入资本市场。
莆田在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期间输给了晋江。当时,晋江鞋企投入巨资“造牌”之际,莆田鞋企却依然守着代工的一亩三分地,与晋江市政府积极扶持鞋业发展不同的是,鞋业规模同样很大的莆田市,却长期缺乏对鞋业的整体规划和引导,一直以来对代工业难以割舍。
制作高仿鞋需要的是超强的模仿能力,而建立品牌则需要差异化的创新能力,这些高仿商家一旦被挂上品牌的帽子,最擅长的模仿能力将无法施展,因为做品牌带来的知识产权保护将限制他们肆无忌惮的抄袭,而从无到有开拓一个自主核心技术并非其优势所在。
对于价格敏感的二三线城市和城镇客户群体来说,莆田高仿鞋扮演着“价格屠夫”的角色。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莆田高仿鞋可以顺利渗透到二三线城市和城镇客户群体,不到专卖店一半的价格便可以让他们“享受”到顶级品牌,“让全世界都穿得起名牌”是一句口头禅。
“让全世界穿上名牌”
在莆田的制鞋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让全世界都穿得起名牌!”虽然这句话在今天看了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但这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莆田制鞋业的影响力与野心。据悉,如今全球每3双耐克鞋中便有1双是来自莆田的仿款,全市三百万人口中有三十五万人从事着制鞋业相关工作。如今的数据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禹唐无从考证,但莆田的仿鞋在业界却是人尽皆知。
鞋子制造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成为了莆田市的主要产业。“那时候我们的鞋子就出口到东南亚,不过是麻底鞋。”莆田鞋业协会秘书长王德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到1980年代,台湾专做雷宝(中国大陆称锐步)的鞋厂迁移到莆田,开启了莆田的鞋业里程。”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NIKE、ADIDAS等知名运动品牌便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因为靠近台湾便于台资制鞋及名牌代工企业的进驻,同时又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因此国际运动鞋品牌的订单就交给了福建、广东等地的工厂。在那时,莆田的几个大型鞋厂也被这些品牌选中,从而成为了它们的代工厂。
在之后的若干年中,REEBOK、PUMA、KAPPA、TIMBERLAND等国际品牌相继成为了莆田代工厂的客户,而莆田也随之涌现出了一大批制鞋企业。十年间,运动鞋业在当地GDP中的占比由10%飙升至43%。
然而,随着原材料的水涨船高以及劳动力成本的节节攀升,自90年代起,以NIKE、ADIDAS为代表的企业就逐渐将自己的生产线从中国向印尼、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虽然这样的战略转移给莆田的代工厂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但经过多年的运作、积累了丰富制鞋经验并配有完整运动鞋生产线的莆田人逐渐学会了世界顶级运动鞋制造中的每一道工序,考虑到运动鞋低廉的制造成本,因此很多莆田人也动了自己办厂制鞋的脑筋。
为了迎合当时市场较低的购买力以及市场上对于名牌运动鞋的旺盛需求,莆田的高仿鞋业在90年代逐渐发展,但与之后电商兴起给莆田制鞋业带来的强大助力相比,90年代初期莆田的鞋业就略显初级——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销售渠道,都远不能与之后的情况相提并论。
在作为NIKE、ADIDAS的代工厂时期,品牌对自己的产品有着严格的把控,产品严禁私自流出,一律要求运回国外,但总会有部分超出订单数的鞋被留在当地的市场上,这部分鞋被称作“尾单”,于是就有一部分莆田人在电商平台上以低价将“尾单”卖至国外,做起了跨境电商,一时间供不应求。
莆田鞋服借力 开始推广“中国质造”
2015年年初,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中国质造”项目,之后,淘宝在当地政府和电商协会的帮助下,选出了7家最能代表当地制鞋水平的厂商进行“试水”。在淘宝 “中国质造·莆田好鞋”活动上线后,莆田市市长翁玉耀更是亲自为莆田品牌代言,并表示“国际大牌运动鞋的很多专利其实并不是国外研发创新的,而是在莆田当地研发的技术;莆田人要用超越国际的标准做出中国好鞋。”
不到4天时间,市长代言好鞋的网络视频播放超过50万次;7款鞋子共卖出近8万双,在第一天更是创下平均4秒卖出一双的纪录,之后,各地经销商打来的联系电话更是不断。其中,高帮彩虹帆布鞋4天卖出了1万余双,尤其是其推出的色彩DIY定制款鞋子吸引了1.8万人参与设计并产生了1800多种色彩组合。
在莆田政府和电商协会的共同引导下,当地鞋企的热情也很快被点燃起来。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先后有50多家鞋企向莆田政府和阿里集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意向。于是,莆田的制鞋业转型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