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荒下的资本该何去何从
莆田运动鞋批发市场报道:http://www.05940004.com 作者:莆田鞋子 时间:2016年10月29日
摩拜单车和ofo等项目,是否是新一批“四姨太”公司?共享单车的刚需市场有多大,资本为何愿意在这个领域掷下重注?
尽管摩拜单车目前只在上海、北京等少数城市投放,ofo也刚刚从校园市场走入公共市场,但它们所代表的共享单车类创业项目,正在短期内引起了大量资本的疯狂加持。投资者阵容的豪华程度,堪比当年的打车市场。
10月10日,ofo宣布完成了1.3亿美元C轮融资,其中包括两周前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的C1轮战略投资及新宣布的C2轮融资。C2轮融资由美国对冲基 金Coatue、小米、中信产业基金领投,元璟资本、俄罗斯投资人Yuri Milner、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等机构跟投。
针锋相对,摩拜单车在10月13日宣布完成了最新一轮的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腾讯、红杉资本、启明创投、贝塔斯曼、愉悦资本、熊猫资本、祥峰投资和创新工场等多家投资机构。此轮融资也得到美团创始人王兴的个人投资。
更早些时候的10月7日,小鸣单车宣布完成一亿人民币A轮融资,领投方为运动单车品牌凯路仕董事长邓永豪,部分上市公司股东跟投。
摩拜单车和ofo在今年的8月和9月,都曾获得了大额的融资。小鸣单车的A轮融资距其上一轮的天使轮融资,也仅仅过去了数十天。巨大而快速的融资,让尚处于早期的共享单车市场,迅速赢得了热度。
在教育与学术领域,一种“四姨太效应”现象正在成为时下争论的焦点:通过调整预设来吸引关注,进而分配资源的策略与效应。(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四 姨太为了争宠,假装怀孕。四姨太的算计是,虽然是假装怀孕,但是因为引来了老爷更多的关注,就会有更多怀孕的机会,时间一长,“假的就变成了真的”。这也 被称为“四姨太效应”。)
在创投领域不排除这一现象的存在:有少部分创业公司,通过炒作、画大饼的方式,吸引到专业人士、顶级风投机构的资金、资源等关注和支持。如此,后续融资、运营能够获得更多关注,对于这类项目,即使初期估值有泡沫存在,后期也能逐渐坐实。
那么,摩拜单车和ofo等项目,是否是新一批“四姨太”公司?共享单车的刚需市场有多大,资本为何愿意在这个领域掷下重注?
项目荒下的资本哄抢
“市场上的好项目太少,所以看到一个好项目,大家就都来了。而且共享单车的市场规模足够大,频次足够高,我觉得想象空间还是有的。毕竟绝大部分人在最后一 公里的短途出行中,是愿意而且喜欢骑自行车的。”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他所在的金沙江创投今年2月参与了ofo的A轮融资。
“政府之前也做过公共自行车的项目,但由于注册、支付的流程复杂,有桩情况下还车的过程也很麻烦,所以使用的人并不多。摩拜单车一个很大的突破就是无桩, 创新的通过智能锁和GPS来管理车辆。”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说道。通过愉悦资本、祥峰资本等多个渠道,她了解到摩拜单车的项目,并参与到了它最新一轮的 融资中。
今年以来的项目荒,而共享单车订单量的快速增长,让摩拜单车在短期内吸引到多方资本的注意。黄佩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一方面,中国的移动互联网 进入成熟期,市场上好的投资标的在减少。投资人都倾向于投高频应用,但现在高频应用已经不多,打车、外卖等行业的市场格局已定。
另一方面,国外有共享单车的成功模式,但中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没得到很好地解决。摩拜单车正式上线虽只有几个月时间,但使用人数爆发式的增长,是投资人比较看重的。
易观智库分析师王晨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共享单车市场本身的需求一直存在,也有相关的产品出现,比如政府在各城市推广的公共自行车、做自行车租 赁的传统企业。后来这个市场走到了需要进行互联网化的阶段,ofo运营了一年,摩拜在上海也运营了好几个月。随着资本的进入,整个市场就爆发了。
“摩拜单车、ofo等公司的融资速度之快,确实出人意料。各路资本进来的意图其实是不太一样的,比如滴滴是为了丰富自己综合交通出行O2O的布局,投小鸣 单车的传统自行车厂商是为了抓住互联网化转型的契机,还有的资本是为了进入市场获取用户数据,进而做更多的增值服务。”她说。
共享单车市场尚未成熟
共享单车的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王晨曦表示,现在并不好进行测算。“这个市场刚刚起来,说市场规模还言之过早,最近刚获得融资的小鸣单车甚至产品都还没上线。而且现在还不是所有玩家都入局了,再往后可能还会有一些企业加入。”她说。
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同样认为,目前最后一公里的市场尚在早期阶段,这个市场的吸引力主要在于,这是出行公司达成闭环,激活用户活跃度的关键点。之前,许多做电动滑板车、单轮车的公司,切的也是这块市场。与之相比,自行车的优势在于不用花费太多精力教育用户。
有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由于资本的支持,共享单车在车辆供给方面的问题并不大。但从需求侧来说,共享单车的市场还并不成熟。无论是网约 车还是共享单车市场,都面临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需求的潮汐性。用户通勤有高峰和低谷,而且随着秋冬季节天气变冷,雾霾变多,用户对单车出行的需求也会有 所下降。
此外,如何从半公益性质的政府公共自行车项目中,跑出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也受到质疑。毕竟在杭州等城市,政府公共自行车已经很方便。
“我们也还在观察基于天气原因带来的需求变化,这个行业还在早期,冬天和雾霾天会怎么样还不好说。”朱啸虎对此解释。但他认为,一些关于市场“假孕”的说法是不现实的。“你要拿到这么多一线投资人的钱,必须是真的有料,没料想靠装出来是不可能的。”他说。
黄佩华表示,单车出行确实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但当用户叫不到车的时候,当从地铁站到目的地要走很长一段路的时候,骑车还是比较好的选择。主要还是看痛点有多痛,对某些用户来说还是存在需求的。
另外,在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项目中,一名员工可能只能管理50辆自行车,但摩拜的一名员工可以管理上千辆自行车,这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维护成本的缩减,让摩拜单车的商业化变得可行。我们觉得它是可持续性的,我们看好用物联网的系统,来管理这些单车。”她说。
她也认为,说共享单车领域的“四姨太”现象存在,有些低估投资人的判断力,投资人会看背后的数据来评估一个项目的商业模式。融资之后一定的PR对公司的发展是有帮助的,而且引入一些投资方后,公司可以利用他们的资源做得更好。
那么共享单车的未来,是属于有滴滴入口的ofo,还是自己造车的摩拜单车,亦或是其它后来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认为未来摩拜单车和ofo可能会进行合并。虽然腾讯投资了摩拜单车,滴滴投资了ofo,但腾讯也 是滴滴的投资人。如果摩拜单车和ofo合并,共享单车的校园市场和公共市场将形成统一,对于滴滴来说,也有了新的资本故事可讲。
但王晨曦认为,虽然腾讯是滴滴的投资方,但滴滴经过多轮融资后,腾讯的股份已经被稀释了很多。朱啸虎则表示,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并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