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筑海上“红色堡垒” 建中国“超级工程”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合福铁路的延伸、京台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3年10月31日正式动工建设。
项目开建以来,各参建单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坚持以“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项目建设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插在桥上、堡垒建在海上,有力推进项目建设。
以“六有”为标准 有效引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去年国庆,相信很多人都曾被一条快闪视频惊艳到:来自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的建设者们,身穿红色工装,手举小国旗,在彼时刚实现全线贯通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上,用歌声为祖国献上殷切祝福。红色的工装、红色的国旗、红色的党徽交相呼应,在蔚蓝大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以说,党建活动从来没有离开过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早在项目开建伊始,各参建单位就按照“项目设置和党支部建立同步、项目经理与支部书记配备同步、党建工作布置与项目建设同步”及“六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载体、有经费)标准,成立了三个基层党支部,配备了党员活动室及党建专职人员,制定完善了党建工作的相关制度,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不断推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把党旗插在大桥上,把红色堡垒建在大海上,是我们所有参建单位的共识和愿望,在这几年的艰难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这一点。”实验区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玉仁表示,项目能取得如今的辉煌成绩,离不开党支部的建设。
以“四亮”为抓手 积极推动“超级工程”顺利建成
除了以“六有”为标准,推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外,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各参建单位还按照“四亮”(亮身份、亮党旗、亮承诺、亮作为)要求,强化党员的“身份认同”。
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练段施工项目部“,科技创新”工作室让人眼前一亮,这里陈列着项目部开工至今取得的所有科技突破成果。“成立‘科技创新’工作室是我们开展‘四亮’活动的一部分。”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练段施工项目部办公室主任林平告诉记者,在大桥建设的重要时间节点、重点技术工艺和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的工点,项目部都会开展“四亮”活动,确保关键工作有党员认领、关键时刻有党员冲锋。
而这样的工作模式覆盖整个大桥施工项目部和各参建单位。近7年的时间里,他们开展“党员突击奉献”活动,成立“科技创新”工作室;在“世界最大桥梁海中施工平台”建立党员驿站;在大小练水道桥S03主墩组建党员先锋岗、红旗责任区,不断激发党员攻坚克难热情,以党建工作助力攻克一项项技术和施工难关……
“此外,我们项目部还积极开展‘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活动,一大批党员自愿放弃休息时间,在春节、元宵等节假日加班加点,不畏艰险,带领其他工人争分夺秒抢抓工期,助推这项中国‘超级工程’顺利建成。”林平说。
以“协同”为思路将项目建设与党建深度融合按照
“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建设”的总体思路,各参建单位还建立项目建设与党建协同化工作机制。
回忆起刚抵达平潭小练岛时的光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小练水道段的项目副书记王良兴记忆犹新。“当时岛上还比较闭塞,村民也不太理解我们的工作,那时想建一个临时项目部,僵持了有半年多之久。”
在初遇交流瓶颈时,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小练水道段项目部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先组建党支部队伍,再利用党支部队伍与地方党政部门建立联系,依靠地方党建部门共同推进项目前期建设。
很快,这个办法就有了成效,临时项目部就在彼时的小练岛乡镇两委干部以及地方党政部门的配合下顺利落成,项目建设也渐渐步入正轨。
王良兴表示,在建设大桥的过程中,项目部以项目为平台,通过党支部会同参建单位,联络好地方党政部门与项目沿线29个村落,抓好项目部与当地群众的情感融合。“我们经常向群众开展联学共建、扶贫帮困,建立党员义务治安巡逻队等活动,增进与当地群众的情感融合,营造和谐施工环境,不断丰富支部党建活动内容和形式。”王良兴说。
此外,大桥各参建单位还致力于抓好工地党建标准化和项目建设标准化的对接融合,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建立评价体系,将工地党建的支部与党员评价体系立足于建设民心、绿色、品质工程上。
安福相册